太史慈也点头:集中兵力攻其一点,确实是稳妥之策。
荀攸沉思片刻,颔首道:公子考虑周详。攸方才之策,确实有些急于求成了。
袁谭连忙道:先生过谦了。谭年轻识浅,不过是些浅见。具体方略,还要请先生定夺。
郭图在旁观察,眼中闪过异色。他没想到袁谭初次参与军议,就能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议。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忽然帐外传来急报:报!琅琊有紧急军情!
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快步进帐,单膝跪地:启禀监军,琅琊太守萧建昨日遇刺身亡!目前琅琊群龙无首,城中大乱!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帐中顿时一片寂静。
荀攸最先反应过来:可知是何人所为?
斥候答道:据说是徐州别驾陈珪所指使,但尚无确凿证据。
徐晃猛地站起:此乃天赐良机!琅琊无主,我军正可趁虚而入!
太史慈也道:机不可失,末将愿为先锋!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荀攸。这位青州监军却是不慌不忙,沉吟道:琅琊生变,确实是个机会。但越是如此,越要谨慎行事。
他转向袁谭:公子以为该如何应对?
袁谭思索片刻,沉稳答道:谭以为,当立即整军备战,同时多派细作,打探琅琊虚实。若贸然进军,恐中敌人诱敌之计。
荀攸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公子果然见识不凡。攸也是此意。他随即下令:公明,你立即整备兵马;子义,你多派斥候,探查军情;公则,你设法联系琅琊城中我们的人,了解内情。
众将齐声领命。袁谭补充道:蒋奇,你负责调配粮草,确保大军随时可以开拔。
蒋奇肃然应诺:末将领命!
军议结束后,众人各自离去准备。荀攸特意留下袁谭,两人在帐中单独交谈。
公子今日的表现,让攸刮目相看。荀攸诚恳地说,不仅谦逊有礼,而且见识不凡。
袁谭连忙道:先生过奖了。谭年少无知,还要请先生多多教诲。
荀攸摇头:公子不必过谦。用兵之道,最难把握的就是。过急则冒进,过缓则失机。今日公子既能抓住战机,又能保持谨慎,实属难得。
他走到帐门前,望着远处操练的士兵,意味深长地说:青州虽小,却是用武之地。徐州虽大,却已风雨飘摇。公子此番前来,正当其时。
袁谭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但见夕阳西下,军营中炊烟袅袅,士兵们正在收操。这一刻,他忽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多谢先生指点。袁谭躬身一礼,谭必当尽心竭力,不负父帅厚望,也不负先生期望。
荀攸扶起袁谭,眼中带着期许:但愿有朝一日,能看到公子独当一面,成就一番事业。
夜幕降临,平原城中灯火渐起。袁谭走在回营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他知道,在青州的历练,这才刚刚开始。而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