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疆烽熄,胡尘暂靖

并州南部的烽火暂歇,张合、高览成功将黑山军张燕部压回太行深山,并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秩序。然而,河北的北疆并未因此而彻底安宁。广袤的并州北部,雁门、代郡等边郡之外,广袤的草原和荒漠,是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世代生息之地。

袁绍强势整合河北,势力深入并州,打破了原有的脆弱平衡。这些塞外部落,一方面慑于袁绍的兵威,不敢大规模入寇;另一方面,却又难以抗拒南下劫掠富庶边郡的诱惑,加之对袁绍这个新崛起的庞然大物心存试探之意,小规模的骚扰、越境放牧、袭击商队之事,便开始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时有发生。

初平二年冬,第一场雪降临雁门关时,危机骤然升级。

数支以鲜卑人为主,混杂部分乌桓散骑的胡人部落,趁着塞外大雪,牛羊觅食困难,竟纠集了超过五千骑,悍然南下,突破了防御相对薄弱的代郡北部防线,围攻马城!他们行动迅捷,来去如风,马城守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烽火连夜燃起,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晋阳的张合和邺城的袁绍。

“主公,代郡急报!鲜卑阙居、乌桓延氂等部,合兵五千余骑,围攻马城,劫掠乡里,气焰嚣张!”沮授手持军报,神色凝重,“边军兵力分散,张儁乂(张合)主力布防于太行沿线以防黑山,一时间难以集结重兵北上救援。”

袁绍面沉如水。他刚刚解决了公孙瓒和并州南部的麻烦,正欲全力经略青州,岂容塞外胡虏在此刻掣肘?

“跳梁小丑,也敢捋虎须!”袁绍冷哼一声,“看来,是孤前段时日对北疆太过‘宽容’了,需得以雷霆手段,让其知我兵锋之利!”

他目光扫过堂下诸将,最终定格在新晋骑都尉赵云身上。此子英武沉稳,正是磨砺之时。但仅靠赵云一人,恐难应对复杂局面。

“此番北疆之事,需得一稳重之将统筹,一锐气之将破敌,更需智谋之士参赞,以及……一支能摧城拔寨的强兵。”袁绍心中迅速权衡,已有决断。

“徐晃、麴义、赵云、许攸听令!”

四人应声出列。徐晃沉稳,麴义悍勇,赵云锐气,许攸多智,这个组合可谓攻守兼备。

“命徐晃为主将,总领此次北征军事;麴义率先登死士及强弩营随行,负责攻坚破阵;赵云率本部及并州精骑为先锋;许攸为参军,随军参赞机宜!”

“尔等速率步骑一万五千,北上代郡!首要之务,解马城之围,击溃胡虏主力!而后,兵锋直指塞外,要给孤打出声势,让那些胡酋知道,河北的边境,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觊觎之地!”

“记住,”袁绍语气森然,“此战,重在慑敌!要打得狠,打得快,让其胆寒!”

“末将(攸)遵命!”四人齐声领命。

大军在徐晃的统领下,迅速开拔。徐晃治军严谨,队伍行进有序。麴义及其先登营沉默如铁,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杀气;赵云麾下的骑兵则斗志昂扬,尤其是并州本地骑兵,对胡虏寇边早已深恶痛绝。许攸则坐在马车中,捻须沉思,盘算着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队伍尚未抵达马城,前锋赵云便已派出大量斥候,将胡骑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

“徐将军,”赵云回报,“围攻马城的胡骑约五千,分属三个部落,并无统一号令,各自为战。其营寨扎于马城以北二十里的野狐岭下,倚仗地势,戒备松散,正忙于瓜分掳获。”

许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乌合之众!可利而诱之,分而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