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实地探秘:“高科技”渔场的真相

几天后,清源镇的巡察工作还在继续。

气氛好得有些不真实。

镇政府交上来的材料挑不出毛病,安排的考察路线风景优美,陪同的干部个个笑容满面,有问必答,简直找不到一丝破绽。

巡察组的大部分专家私下里已经赞不绝口,都觉得清源镇的发展模式是个好榜样,值得在全省推广。

但他们没注意,队伍里那个负责端茶倒水、整理资料的实习生小叶,笔记本上记的东西,和那些光鲜的官方报告完全不一样。

走访了几个模范新农村后,叶铮在一次碰头会上,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口。他说话的语气带着点胆怯和好奇。

“各位领导,我……我能不能……申请去蓝海生物那个海洋牧场基地看看?”

他扶了扶黑框眼镜,脸有点红,不好意思的说:“我在学校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海洋生态农业的,对吴总搞的那个人工上升流系统,特别……特别崇拜。就想去现场感受下,学习学习。”

这个请求,听上去很合理,也符合他学究的人设。

巡察组组长想了想,看了一眼旁边陪着笑的镇长钱有福。

钱有福立刻明白了,满脸堆笑的说:“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我们正准备安排各位领导去我们镇的龙头企业看一看呢!小叶同志想去,我们举双手欢迎!我马上联系吴总,让他亲自接待!”

……

半天后,巡察组一行人来到了位于远郊的蓝海生物海洋牧场基地。

这里比公司总部还气派。

从公路拐进基地,是一条好几公里长的柏油路。路两边都是宣传栏,讲的都是蓝海生物怎么用高科技造福家乡的事。

基地的中心是座白色穹顶建筑,看着很有未来感,旁边是一排排先进的玻璃温室和水循环厂房。

“各位领导,这里就是我们海洋牧场的心脏——中央生态调控中心。”

负责接待的是基地一个姓刘的副总,顶着个大啤酒肚,笑得比镇长钱有福还热情。

他指着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设备,背起了早已准备好的解说词。

“大家请看,这套设备是我们从德意志进口的第五代光合反应器,能模拟太阳光谱,给我们的超级藻类提供最好的生长环境!”

“还有那边,是我们的智能化苗种培育室,水温、PH值、含氧量,全部由电脑二十四小时精准控制,保证每颗鱼卵都能在最好的环境里孵化!”

巡察组的专家们听得连连点头,嘴里啧啧称赞。

叶铮跟在队伍最后面,像个好奇的学生,东张西望。

他的目光却落在了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那台号称从德意志进口的第五代光合反应器,操作面板上积着一层薄灰,几个关键的指示灯压根就没亮。

那个所谓的智能化苗种培育室,玻璃墙角竟然长着青苔,这在需要绝对无菌环境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

这些设备,更像是摆在这里给人参观的模型,而不是真正在生产的工具。

“刘总,我能问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