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Shirley杨的猜测

夜幕降临,高原的寒风在道班外呼啸。工具房内,煤油灯投下摇曳的光影,将众人的影子拉长在斑驳的墙壁上。桌上摊开着鹧鸪哨的皮质星图、地质勘探图和一堆杂乱的手写笔记。

Shirley杨指尖轻轻划过星图上那些晦涩的符号,眉头微蹙。她已经这样沉默地研究了整整两个小时,偶尔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某些细节,或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杨参谋,有啥发现没?”王胖子忍不住打破沉默,打了个哈欠,“这老外的星图看得我眼晕。”

Shirley杨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不是星图的问题。是参照系的问题。”

胡八一正在保养枪支,闻言停下动作:“什么意思?”

“外祖父的笔记中提到一个概念:‘地轴偏移’。”Shirley杨语气凝重,“我一直以为是个比喻,但现在看来可能是字面意思。”

她将星图与现代地图并排铺开:“看这个标记——按照星图坐标,应该在昆仑主峰北侧。但实际地形完全对不上。”

秦娟凑过来推推眼镜:“可能是测绘误差?那个年代的测量技术不精确。”

“不。”Shirley摇摇头,指尖点着几个关键符号,“误差不会这么大。除非...”

“除非什么?”胡八一放下擦枪布。

“除非参照系本身发生了变化。”Shirley杨深吸一口气,“也就是说,不是图错了,是地错了。”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煤油灯燃烧的噼啪声。

格桑突然开口:“老人们说,神山会移动。慢,但会动。”

秦娟瞪大眼睛:“地壳运动是持续过程,但不可能在几十年内产生如此明显的位移!”

Shirley杨从笔记中抽出一页发黄的纸:“外祖父猜测,昆仑山某些区域存在‘空间褶皱’。不是地壳移动,是空间本身在变化。”

这个说法太过惊人,连王胖子都愣住了:“空间...褶皱?啥意思?地还能打褶儿?”

“类似于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Shirley杨解释道,“但规模更大,更...局部化。”

她指向窗外漆黑的雪山:“可能某些区域的空间几何特性与外界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出现系统性偏差。”

秦娟激动地翻找资料:“这能解释很多异常现象!磁场紊乱、光线折射、甚至那个会发热的冰塔!”

胡八一沉思片刻:“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怎么找到正确位置?”

“需要重新校准。”Shirley杨眼中闪着光,“以不变应万变。”

“什么是不变的?”

“星辰。”Shirley杨指向窗外,“星星的位置相对稳定。我们可以用星图反推空间畸变参数。”

说干就干。众人冒着严寒来到院中。高原的夜空清澈如洗,银河横贯天际,繁星密布。

Shirley杨用六分仪测量几个主要星座的角度,秦娟记录数据,胡八一对照星图。格桑则默默观察山形,不时提出修正建议。

“角度偏差0.8度...”秦娟计算着,“不是简单的平移,像是...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