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车厢里的学者

列车在漆黑的夜色中停稳,车厢里顿时响起一片嘈杂的议论声。乘客们纷纷探头望向窗外,但除了零星几点遥远的灯火外,什么也看不见。

“怎么回事?怎么停车了?”王胖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问。

胡八一望向窗外:“说是线路故障,临时停车。”

这时,那位刚才与乘客争论的学者走了过来,向胡八一点头致意:“刚才多谢解围。这些人总以为自己在农村种过几年地,就比专门研究这个的人还懂。”

胡八一笑了笑:“没什么,事实就是事实。我是胡八一,这位是王凯旋,那边靠窗的是杨雪莉。”

学者推了推眼镜:“秦瑜,地质研究所的。你们是去青海考察?”

胡八一点头:“算是吧。秦同志是去出差?”

秦瑜摇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我去参加一个野外考察项目。昆仑山脉东段,研究那里的特殊地质构造。”他压低声音,“据说那里有一些非常奇特的地质现象,可能与地壳深处的活动有关。”

胡八一心中一动,与Shirley杨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胖子插话:“昆仑山?巧了,我们也要去那儿!秦同志对那很熟?”

秦瑜顿时来了精神:“不能说很熟,但研究过不少资料。昆仑山脉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地质活动频繁,有很多未解之谜。”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是哪个单位的?说不定我们还算是同行。”

胡八一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

秦瑜略显失望:“哦,不是地质方面的啊。可惜了,我还以为遇到同行了呢。”

这时,Shirley杨忽然开口:“秦先生,您刚才提到昆仑山脉的特殊地质现象,能具体说说吗?”

秦瑜眼睛一亮,立刻坐到过道边上的空位:“你们感兴趣?太好了!昆仑山脉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地质构造与常规山脉完全不同。比如说,那里有一些区域的地磁场异常强烈,指南针根本不管用。”

胡八一想起李爱国和张明都提到过这个现象,不禁更加专注地听着。

“还有更奇怪的,”秦瑜越说越兴奋,“有些地区的岩石样本显示出的年代测定结果非常矛盾,同一区域的岩石年龄可能相差几亿年。这在地质学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王胖子听得云里雾里:“啥意思?石头还能变来变去?”

秦瑜耐心解释:“就是说,有些岩石看起来非常古老,但检测结果显示它们实际上很年轻;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但在昆仑山脉却比较常见。”

Shirley杨追问:“有理论解释这种现象吗?”

秦瑜推了推眼镜:“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是某种特殊的地质活动造成的,也有人提出更大胆的猜想...”他忽然压低声音,“有人说可能与地外文明有关,或者...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超自然力量。”

车厢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列车空调的嗡嗡声。

胡八一打破沉默:“秦同志相信这些...超自然的解释吗?”

秦瑜笑了笑:“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倾向于用科学原理解释一切。但昆仑山脉确实有很多现象用现有理论难以解释。”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要去昆仑山哪个区域?说不定我能给你们一些建议。”

胡八一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透露部分信息:“主要是东昆仑一带,具体地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

秦瑜立刻说:“东昆仑?那可是最神秘的地区!据说那里有一些从未被正式勘探过的山谷和洞穴。”他忽然压低声音,“我们所有个老教授曾经在那一带做过调研,回来后就再也不愿提起那段经历,只说了一句有些地方人类最好不要去。”

这时,列车微微震动了一下,随后广播响起:“各位旅客,线路故障已排除,列车即将继续运行,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灯火开始向后移动。

秦瑜看了看表:“哎呀,都这么晚了。不打扰你们休息了。”他掏出一个小本子,写下一行字递给胡八一,“这是我在西宁的临时地址,如果你们需要地质方面的咨询,可以来找我。”

胡八一接过纸条:“谢谢,说不定真需要请教您呢。”

秦瑜离开后,王胖子小声说:“这秦同志懂得真多,要是能跟咱们一起行动就好了。”

胡八一摇摇头:“咱们这趟水太深,别把外人卷进来。”

Shirley杨却若有所思:“他对昆仑山的了解可能对我们有帮助。也许可以有限度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