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醉里挑灯看剑

林凡的意识在浩瀚无垠的神州万象图中穿梭,如同一条灵动的游鱼,逆着时光的长河溯源而上。

这一次,他追寻的并非历史上那些标志性的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也非庙堂之高的浩然正气,而是一道极为独特、难以捉摸的气息——

那是豪迈与悲怆交织、壮志与失意并存的复杂意蕴,如同尘封地底数十年的陈年美酒,初品时烈辣呛喉,细品后却能在肺腑间燃起熊熊烈火,最终留下的,是萦绕在灵魂深处、说不尽道不完的苍凉与悲壮。

万象图景随着他心念的指引而流转变幻,周遭不再是熟悉的黄沙战场或庄严朝堂,光影错动间,他已置身于一处典型的江南水乡。

时值深夜,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这片土地。

一座白墙黛瓦、显得颇为简朴的宅院临水而建,院中一株虬枝盘错的老梅,正于这凄风冷雨中倔强地绽放着几朵淡红,暗香浮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宅内一间书房,灯火未熄,昏黄的光晕透过窗纸,在这雨夜中显得格外温暖,也格外孤独。

隐约间,有低沉而雄浑的吟诵声断断续续传来,那声音带着七八分浓重的醉意,但仔细听去,醉意之下,却掩盖着更深沉的、如同顽石般难以释怀的郁结与块垒。

林凡心神微动,知道寻对了地方。

他推开那扇虚掩的柴扉,缓步踏入院中。

青石板铺就的小径湿滑,两旁是丛生的杂草,显出院落主人疏于打理,或者说,心不在此。他的目光落在书房那映照在窗棂上的剪影——

一个身姿挺拔,肩背宽阔,本该是顶天立地的栋梁之姿,此刻那身影却微微佝偻,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落寞与疲惫。

那影子时而举杯,时而拍案,时而仰首长叹,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的美感,却也浸透着力的无处宣泄。

林凡不再迟疑,轻轻推开书房那未曾上栓的木门。

首先闯入感官的,是一股浓郁的酒香,混合着陈年墨锭与宣纸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随即,他的目光便被挂在东墙正中的一柄宝剑所吸引。

剑鞘古朴,呈深褐色,上面有着常年摩挲留下的温润包浆,虽无华丽装饰,却自有一股深藏不露的锋锐之气透鞘而出。

摇曳的烛光下,可以隐约看见剑柄之上,以古朴篆文刻着两个小字——“破阵”!

书案前,一人正伏案疾书,他运笔极快,手腕抖动间力透纸背,仿佛不是在书写,而是在挥剑,在厮杀!

听闻身后传来的脚步声与开门声,他运笔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缓缓地抬起了头。

只见他约莫四五十岁年纪,面容俊朗,线条分明,一双剑眉斜飞入鬓,星目开阖之间,精光闪烁。

虽身着寻常文士的青衫,宽袍大袖,却难掩其眉宇间那股百战宿将特有的英武与历经生死淬炼出的凛然煞气。

他双颊微红,带着明显的酒意,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亮得惊人,如同暗夜寒星,既有诗人的敏感、忧郁与迷离,又有战士的锐利、决绝与洞察一切的清明。

案头,一坛泥封半开的烈酒散发着醇厚的香气,旁边是铺开的宣纸与一方古砚。

此人,正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后世小子林凡,冒昧打扰稼轩先生清修。”林凡压下心中的激荡,郑重地拱手行了一礼。

眼前之人,可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千古奇才,是后世公认的“词中之龙”,更是他个人心中极为敬仰的英雄!

辛弃疾的目光扫过林凡,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血肉,直窥灵魂深处,看清来者的意图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