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丝不确定性让他最终收回了手,绢帛如烟云般消散。
“哗啦——”一本以冰冷金属为页、以精密齿轮与符文为字的厚重典籍出现,散发着墨家与公输班般的巧思与煞气。
上面勾勒着超越时代的机关造物、城防体系,甚至记载着一些接近原始化学反应的“丹术”与“爆裂法”。
林凡的瞳孔中倒映着那些复杂的设计图,思维急速运转,他在构思一种极致的“技术压制”,用华夏独有的智慧与工艺,去对抗可能源自神话的伟力。
这思路险峻而奇诡,但权衡再三,那金属典籍还是缓缓沉入河底,仿佛承载的“道”与此战的“势”略有偏差。
他的搜寻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触及那些被正史边缘化的领域——泛黄的山海经图录、笔迹潦草的江湖异志、口耳相传的乡野怪谈残篇……林凡如同一个最耐心的淘金者,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蕴含特殊“概念”或“特质”的闪光。
他在寻找的,或许不是单纯武力最强的英灵,而是一个能在“概念”上形成克制,或在“规则”上能出奇制胜的存在。
整个过程,万籁俱寂,唯有历史书页无声翻动的道音与文明碎片碰撞的涟漪在流淌。
林凡的面容如同深潭,唯有眼底深处不时掠过的精光,揭示着内心激烈的权衡与推演。
每一次停留,每一次放手,都是一次无声的战略抉择。
他究竟在寻找什么样的存在?
是为了针对某位已知的、极具威胁的印度特定英灵而准备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