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云海对饮见忠魂

然,岳某想知道,在此擂之上,岳某所持之‘忠’,所报之‘国’,究竟为何?是为一姓之朝廷,还是…为这天下万千黎民,为这华夏不朽之文明?”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触及了岳飞毕生的执念与悲剧根源。

他并非不愿战,而是需要明确战斗的意义,需要与他内心坚守的信念相契合。

小主,

林凡心中肃然,他知道,这才是邀请岳飞出山真正的关键所在。

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缓缓说道:

“岳帅之问,直叩本心。晚辈以为,岳帅当年之‘忠’,固然有忠于宋室之成分,但更深层次的,是忠于这片生养我们的山河,忠于这传承不绝的华夏文明,忠于那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渴望太平的天下百姓!”

他站起身,指向那浩瀚无垠、包罗万象的神州万象图:

“您看,这画卷之中,有秦皇汉武,亦有唐宗宋祖,王朝更迭,如云烟过眼。

但唯有这华夏文明的精神血脉,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理念,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以及您所秉持的‘精忠报国’之志,亘古长存!”

“今日之华夏,已非昔日之南宋。没有君王可以十二道金牌催命,没有奸相能以‘莫须有’陷忠良于死地!

我们所要守护的,是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中国,是亿万勤劳勇敢的同胞,是您当年誓死扞卫的这片土地上所诞生的全新文明形态!”

林凡的声音激昂起来:“岳帅,您当年欲‘直捣黄龙’,为的是收复故土,拯救北地遗民。

今日这天命之擂,关系国运兴衰,文明存续!若败,则科技停滞,国运衰减,风雨不调,受苦的将是千千万万的后世子孙!

此战,非为一姓一朝,实为天下苍生,为华夏薪火!”

“您一生所愿,无非是国泰民安,山河一统!

而今,守护这后世来之不易的安定与繁荣,开拓华夏文明在星海之中的未来,正是对您毕生信念最好的继承与践行!”

“请岳帅,为此华夏,为此苍生,再执沥泉枪(岳飞传说中的宝枪),荡平诸邪,光耀神州!”

林凡说完,深深一揖。

岳飞静静地听着,手中的酒坛不知何时已经放下。

他望着林凡,又望向那象征着现代华夏的、在万象图中熠熠生辉的璀璨光点,那双清澈的眼中,仿佛有波澜掀起。

林凡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他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上。

是啊,王朝会灭,君王会死,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文明精神,才是永恒的。

他缓缓站起身,青袍在赤色山河的风中猎猎作响。

那股深藏的悲愤与不甘,似乎在这一刻,化为了更加磅礴、更加坚定的力量。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林行者,你且与岳某细细分说,这后世华夏…究竟是何等模样?那北地…可曾真正光复?百姓…可曾安居乐业?”

他的眼中,充满了真挚的渴望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听到岳飞这个问题,林凡心中了然。

这位一生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夙愿的统帅,即便已成为英灵,最牵挂的,依旧是他未能完成的梦想,是他誓死守护的百姓。

林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青史共鸣”之力,辅以神州万象图的神通,将一幕幕后世的景象,如同画卷般,在岳飞面前缓缓展开。

“岳帅,您看。”

首先呈现的,是一幅中国地图,其疆域之辽阔,远超宋金对峙时期。

林凡指着地图北方:“岳帅,您当年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早已重归华夏版图。您欲直捣的黄龙府(金国腹地),乃至更北的辽阔土地,如今皆是我中华不可分割之领土!山河一统,金瓯无缺!”

岳飞身躯微微一震,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完整的地图上,手指微微颤抖,仿佛想触摸那梦寐以求的故土,虎目之中,竟有点点晶莹闪烁。

他喃喃道:“好…好!山河一统…好!”

紧接着,画面转换。

是都市的繁华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是乡村的安宁画面:田垄整齐,屋舍俨然,百姓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是科技的日新月异:高铁飞驰,飞船探空,网络联通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