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潮汐研究所的网络防御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刺耳的红色警报无声地在主屏幕上旋转,映得在场每一位技术人员脸上血色尽失。
苏婉站在控制台前,脊背挺得笔直,眼神却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冻土。她面前的日志记录清晰地显示,三小时前,研究所编号为【PR-07】的“灵气与微观粒子相互作用”非核心研究数据包,被一个内部高级权限账号,通过一个伪装成常规数据备份的加密通道,发送到了一个位于海外中立区的数据交换节点。随后,该数据包如同水滴入海,消失无踪。
直到三十分钟前,国际顶尖物理学预印本网站上,突然出现一篇署名匿名的论文,其核心数据、实验模型与【PR-07】项目的初步成果高度重合,立刻在相关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溯源结果。”苏婉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千钧重压。
“权限账号属于……理论部,三级研究员,吴铭。”安全主管的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吴铭。那个在内部研讨会上,激烈主张“知识有限公开”的年轻研究员。
……
林砚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赵启明副局长亲临,坐在主位,脸色铁青。林砚和苏婉分坐两侧。
“数据本身,并非最高机密,其直接军事或战略价值有限。”赵启明的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但这件事的性质,极其恶劣!这是研究所成立以来,第一起确认的内部泄密事件!它证明,我们的围墙并非牢不可破,我们内部的意志,并非坚不可摧!”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拔高:“今天他能泄露非核心数据,明天就敢碰触最高机密!今天他打着‘知识无国界’的旗号,明天就可能被境外势力用更冠冕堂皇的理由彻底拉下水!这是背叛!是对所有奋战在一线、恪守保密原则的研究人员的背叛!”
愤怒在办公室里弥漫。这不仅仅是数据的流失,更是对信任根基的撼动。
“人控制住了吗?”林砚问苏婉,声音低沉。
“已经暂时隔离审查。他……很激动,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声称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加速科研进程,指责我们‘阻碍科学进步’。”苏婉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冰冷。理想主义一旦偏离轨道,其破坏力同样惊人。
“狗屁的学术交流!”赵启明罕见地爆了粗口,“那篇匿名论文发布不到半小时,普罗米修斯计划和雪熊之眼的‘祝贺’与‘探讨请求’就发到了外事部门!他们这是在试探,在用这件事打我们的脸,在看我们的笑话!也是在评估我们内部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