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音者”。
这个陌生的词汇,如同投入意识深潭的石子,在艾拉的变量核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它与《变量公约》古老记录中那些语焉不详的、关于宇宙底层自律机制的传说隐隐吻合。一种并非源于生命或意识,而是源于规则本身的“修正”力量?这超出了常规文明冲突的范畴,触及了存在根基的层面。
“‘巡音者’的记载,在‘谐律盟约’的数据库中也被列为最高权限的模糊传说,”“守望者七号”的意念确认了艾拉的猜测,其白光流转带着前所未有的审慎,“它们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文明或实体,更像是一种现象,一种机制。传说它们只在宇宙的‘秩序熵’或‘理性场’出现大规模、结构性失衡时才会被‘激活’,其‘修正’方式……无法以常规善恶或利害衡量。”
“晶语族”的“光痕”迅速接入了话题,其水晶舰体内的能量脉络构建出复杂的动态模型:“如果假设‘收割者’代表了某种走向极端的‘理性采集秩序’,那么其内部爆发的‘逻辑瘟疫’,无疑造成了这种秩序的严重失衡。根据信息动力学模型,这种层级的认知紊乱,确实可能产生足够强大的‘规则杂音’,吸引‘巡音者’的注意。它们的‘修正’,理论上会倾向于消除杂音的源头,或者……强行将失衡的秩序‘扳回’其原有的轨道。”
“强行扳回……”“蔓延者”的“千叶之须”传递来一阵带着寒意颤动的信息素,“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会试图‘修复’那些陷入逻辑混乱的‘收割者’,让它们重新变回冰冷高效的采集者?还是说……会连同产生这‘杂音’的源头——也就是我们,以及‘共鸣之歌’——一并‘抹平’?”
这个推论让临时议会的气氛降到了冰点。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无法沟通、无法理解,且拥有某种宇宙级权限的“清洁工”。
就在这时,那阵古老的“低语”再次增强,不再是模糊的拂过,而是如同逐渐逼近的、无形的潮汐,开始对所有在场者的感知系统产生实质影响。
“引路者”星舰的传感器读数出现细微的、非线性的漂移,某些物理常数的监测值在极小的范围内发生着无规律的跳动,仿佛规则本身在微微“颤抖”。
“光痕”构建的能量模型边缘开始出现无法解析的毛刺和重影,它发出类似“数据完整性受到干扰”的警报。
就连“千叶之须”那生物性的感知,也传递来“环境信息素背景正在被未知因素污染”的不安信号。
“它们正在靠近,”“守望者七号”的白光收缩,进入最高警戒模式,“‘低语’的强度与规则扰动强度正相关。初步判定,这就是‘巡音者’接近的征兆。”
艾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变量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尝试分析这“低语”的本质。它并非声音,也非能量信号,更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宇宙“源代码”层面的、细微的“重写指令”。它在“聆听”秩序中的杂音,同时,其存在本身就在微微地“调整”着周围的规则环境,使之趋向于某种……难以言喻的、冰冷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