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海港完全陷入了沉睡,只有灯塔的光芒规律地扫过寂静的锚地。林凡并未远离,他如同暗夜中的守望者,隐匿在更高处一堆废弃帆布的阴影下,目光穿透黑暗,依旧锁定着下方渔船甲板上那个蜷缩的瘦小身影。
克比抱着林凡留下的皮袋,没有立刻进食,只是将脸深深埋入膝盖,瘦弱的肩膀微微抽动。获救的茫然、长期压抑的委屈、以及对未来一丝微弱的希望,种种情绪在他心中翻腾。然而,比这些情绪更具体的,是身体各处隐隐传来的、早已习惯却从未消失的酸痛。这些是两年非人奴役生活在他身上刻下的印记。
林凡强大的见闻色霸气,在如此近的距离下,不仅能感知情绪波动,更如同最高精度的生物扫描仪,开始本能地解析克比的生命磁场细节。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虚弱,更是能量流动在数个关键部位的阻滞与紊乱。这些阻滞点,如同电路中的不良节点,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效能,并持续消耗着宿主的生命力。
工科生的思维立刻开始运转: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寻找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出于一丝怜悯,更是一种对自身能力边界的好奇与验证。磁力操控,能否应用于精密医疗领域?
林凡凝神静气,将见闻色感知聚焦、细化。渐渐地,一幅无形的伤情图谱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左肩胛下方: 一处陈旧性嵌入物,约米粒大小,材质似腐朽木屑,被增生组织不完全包裹,磁场信号晦暗、紊乱,持续释放着微弱的炎症信号。这应是早年重击所致,碎屑残留体内。
一处细微的骨裂旧伤,愈合不良,骨骼磁场存在微弱的不连续点,每逢阴雨或受力不当便隐隐作痛。
长期跪地擦洗、遭受踢打,导致软组织磨损,关节液磁场稀薄,缓冲功能下降。
大量浅表淤积的坏死毛细血管网络(对应长期淤青),以及轻微肌肉纤维粘连(对应长期劳损后的僵硬)。
这些伤势单看都不致命,但叠加起来,如同不断漏水的容器,持续消耗着克比本就不多的元气,让他愈发虚弱,难以反抗。
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在林凡脑中迅速成型。核心难点在于精度与微创。
取出异物,疏通阻滞,最小化二次损伤。
高度凝练的磁力线,如同无形的手术钳与探针。
利用不同物质(木屑、血液、骨骼、肌肉)的磁化率差异(即便极其微弱),以磁力进行识别、捕捉、牵引。
力道控制稍有偏差,便可能撕裂组织、加重损伤;磁力过强或频率不当,可能干扰神经或自身生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