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带着大炮去打仗

校场的捷报很快传到宫中。武则天当即下旨,让工部连夜赶造二十门文气火炮,配给即将出征的大军。

刚回到衙署,魏博的信使又到了,田承嗣在密信里直接不装了:“安路山见我推脱,竟派轻骑袭扰魏博边境,被我击退。”

藩镇联盟彻底瓦解了。

我将密信递给沈括,他看完笑道:“安路山这是自断臂膀。”

我拿起笔给田承嗣回信,“朝廷大军不日将发,届时可内外夹击”。

午后,紫宸殿的传召令到了。

我走进殿时,文武百官已列立两侧,武则天坐在龙椅上,面前的案上摆着火炮模型。

“李白,阎立本,你们研制的文气火炮,朕已知晓。”她声音洪亮,“如今史思明蠢蠢欲动,安路山众叛亲离,是时候出兵平叛了。”

“陛下圣明。”

我出列躬身,“臣以为,当先打平卢。史思明骄横跋扈,且平卢粮荒严重,军心涣散,是藩镇最弱的一环;拿下平卢,再以火炮震慑幽州,安路山必不战自乱。”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郭元振出列附和:“李大人所言极是!某愿领兵五万,直取平卢!”

郭元振是沙场老将,曾镇守西域多年,威名远扬。

武则天点头道:“郭爱卿为行军大总管,李白为监军使,节制全军。火炮由阎立本亲自督运,务必按时送达前线。”

我心中一震,监军使虽无直接统兵权,却掌着军情上报、军纪督查的重任,这是陛下对我的极大信任。

退朝后,郭元振特意留了下来,拍着我的肩膀笑道:“李大人,久闻你诗名,今日能与你并肩作战,真是快事!”

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与我想象中的严肃老将截然不同。

“郭将军过誉了。”我回礼道,“行军打仗全凭将军调度。”

“有你这文气火炮和断粮奇策,咱们此战必胜!”郭元振拉着我去他的将军府,桌上早已摆好了沙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指着平卢的地形:“史思明主力在平卢城,城外有三座营垒互为犄角。我打算先攻西侧,那里是他的粮库所在地,拿下它,平卢城就成了孤城。”

我点头赞同,补充道:“韩愈他们在平卢乡间有不少眼线,我已传信让他们暗中联络归降的士兵,届时里应外合,可减少伤亡。”

郭元振眼睛一亮:“好!民心向背才是根本,李大人想得比我周全。”

我们商议到深夜,沙盘上的进军路线渐渐清晰。

回到衙署时,已是月上中天。

接下来的几日,长安城内一片忙碌。

禁军将士忙着收拾行装,工部的工匠们昼夜赶造火炮,驿站的驿马往来穿梭,传递着各路军情。

我每日都要去军营查看,郭元振正忙着操练士兵,看到我来,总会喊上几个将领一起议事。

这日刚到军营,就见阎立本带着几个工匠抬着一门火炮过来,脸上满是得意:“李大人,你看这改进版!炮身轻了三成,文气注入更省劲,射程还远了五十步。”

我走上前试了试,果然比之前的火炮更顺手。“阎大人真是神乎其技!”我由衷赞叹。

“还不是沾了你的光。”他拍了拍炮筒,“若不是你提出文气引动的法子,我哪能想到这般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