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一组经过处理的卫星图片和信号频谱分析图放大:“在‘野人谷’东南方向约十五公里处,一片理论上属于信号盲区的原始林带,近期出现了间歇性的、低功率的特定频段信号溢出。信号特征与已知的缅北地方武装常用设备不符,更接近……某种专业的勘测或地质扫描设备。”
我的精神立刻高度集中起来。“野人谷”、“生面孔”、“勘测设备”……这些线索与梭温之前模糊的提示,以及“夜莺”失联的区域隐隐重合。
“能确定信号源性质或归属吗?”我追问,声音里不自觉地带上了“猎隼”分析情报时的锐利。
“无法完全确定,信号太微弱,且发射时间毫无规律。”陈曦摇头,眉头微蹙,“但技术部门分析其调制方式,认为可能与某种高精度的地下结构探测技术有关。我们怀疑,对方可能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在确认某种地下设施的构造。”
地下设施?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摇篮”的影子再次浮现在脑海。那个需要感知“灵根”“情绪”的地方,是否就隐藏在某处不为人知的地下?
“需要我做什么?”我直接问道。
“我们需要你利用下一次接近该区域的机会,尽可能携带我们提供的微型信号嗅探器。”陈曦说着,屏幕上显示出一个指甲盖大小、伪装成普通岩石碎片的设备示意图,“它会自动记录并分析该区域的特定频谱信号,帮助我们锁定信号源精确位置和发射规律。这是激活码和对接协议。”
一组复杂的密码和数据传输协议被发送到我的终端上。我迅速记忆并销毁。
“明白。我会见机行事。”
“第二点,”陈曦切换了屏幕内容,表情变得更加凝重,“是关于你之前报告中提及的,‘老寨’方向新型原料对运输环境‘稳定性’的苛刻要求,以及……那位‘岩摆大师’提到的非科学概念。”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再次落在我脸上,带着一种穿透屏幕的探究意味:“我们调取了近二十年来,国际禁毒组织和科研机构对金三角地区新型毒品,尤其是涉及神秘学、原始宗教或特殊‘仪式感’的案例进行了回溯分析。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某些最顶尖、最难以追踪来源的定制型致幻剂或精神控制类药物,其生产环节,确实常常伴随着一些类似‘巫术’、‘炼金’或‘自然崇拜’的外包装。这并非偶然。”
我屏住呼吸,认真聆听。陈曦的分析,正在为我揭开“灵根”之谜的一角。
“技术团队认为,这可能有几种原因。”她继续道,语气冷静得像在解构一道数学难题,“一,心理战术。利用神秘主义增加产品的稀缺性和控制力,迷惑底层人员,强化核心技术的保密性。二,某些古老的植物提取或发酵工艺,确实依赖于对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甚至‘直觉’的微妙把握,现代科学仪器未必能完全量化,但这并非玄学,而是复杂的生态化学。三,也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种可能……”
她再次停顿,目光锐利如刀:“他们在利用这些看似荒诞的概念,掩盖其产品真正的作用机制——某种直接作用于人类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影响认知和情绪的,高度复杂的生物化学或神经科技手段。所谓的感知‘情绪’,或许并非比喻,而是指代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对活体生物信号或神经递质水平的精密监控与调控。”
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影响认知和情绪……这远比普通的毒品更加可怕!如果“摇篮”真的在研制这种东西……
“岩摆提到的‘灵根’,结合‘察昆’掌握的独特工艺,”陈曦的声音将我从震惊中拉回,“我们推测,可能指向某种活性的、需要特定‘生物场’或‘微环境’才能维持其‘药效’的特殊菌株、植物变异体,或者……更激进的,某种生物组织工程产物。这就能解释为何他们对运输和储存环境的监控苛刻到近乎变态,因为这可能不是在运输‘死物’,而是在维持一个极度脆弱的‘活体’系统的生存。”
小主,
活体运输?生物组织工程?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剧烈冲击。佛爷和“摇篮”所图谋的,究竟是什么?
“基于这种假设,”陈曦操作键盘,调出另一组数据模型,“我们重新分析了‘赤道’系统中,所有与温湿度、振动、光照、甚至环境气体成分监控相关的数据流。发现了几条隐藏极深、数据量极小,但传输优先级却异常高的独立子信道。这些信道的目的地,与你之前怀疑的、‘佛爷’直控的几个安全屋和未知节点高度重合。”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勾勒出几条几乎微不可察的数据流向图:“我们怀疑,这就是‘摇篮’项目核心样本或数据的监控链路。猎隼,你需要想办法,在不引起‘账本’和系统自身警报的情况下,尽可能定位这些独立子信道的物理端点,或者……尝试截获其传输的原始数据包。这将是对‘摇篮’本质最直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