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者号”最终并未返回ICSAEC总部那宏伟的“方尖碑”空间站,也未前往任何一个官方指定的船坞。在杨振秘密安排下,它像一抹不愿惊扰现世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位于月球背面阴影区的一个废弃多年的、隶属于早期地月运输时代的封闭式维修港。
港内空旷而死寂,只有自动化清洁机器人在无声地滑行,清除着积攒了数十年的月尘。巨大的金属架构在微弱的地球反光下投下森冷漫长的阴影,如同史前巨兽的骨架。
在这里,“探知者号”接受了最基础、却也最隐蔽的维修。能量核心被重新激活,足以维持生命和短途航行;最致命的船体裂缝被临时焊接封堵;受损严重的左舷引擎组被整体拆卸下来,替换上从其他报废舰船上“拆借”来的老旧备件。
它不再是一艘荣耀的深空探索舰,更像是一个被拼凑起来的、沉默的伤兵,隐藏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舔舐着伤口,也隐藏着足以颠覆世界的秘密。
杜恒和林可被秘密送回了地球。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媒体采访,甚至没有官方记录。他们通过一条极其隐秘的通道,直接进入了明德大学重建后的核心区域。
重返校园,竟有种恍如隔世般的陌生感。
崭新的化学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线型的极简建筑风格和巨大的智能调节玻璃幕墙充满了未来感,彻底洗刷了旧楼留给人的那种厚重、压抑甚至有些不祥的印象。校园里绿草如茵,人工溪流潺潺,学生们抱着电子书本或实验器材匆匆走过,热烈地讨论着课堂难题、学术竞赛或是周末的休闲计划,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活力和一种略显浮躁的、属于和平年代的寻常气息。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井然有序,那么充满希望。
仿佛曾经的死亡循环、图书馆顶楼的毒气、仓库的陷阱、维度夹缝的挣扎、星空间的湮灭……都只是一场遥远的、被阳光蒸发的噩梦。
但林可手臂上那偶尔还会传来微弱刺痛的印记,以及杜恒眼中那无法完全掩饰的、仿佛隔着一层无形壁垒的疏离感,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噩梦”的真实与沉重。
杜恒的意识封锁程序已经启动。他依旧是那个天才的杜恒,能够处理日常事务,参与科研讨论,甚至就安全伦理问题发表犀利见解。但关于“终末方程”最核心的数学结构、“先行者”科技的具体细节,以及那段陌生信号残留的深度分析……这些最关键也最危险的知识,如同被加密压缩后藏进了大脑最深的保险库,他无法主动触及,甚至无法感知其存在。那部分记忆区域,变成了一片被精心保护的“遗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