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的指尖悬停在自制接收器的启动钮上,针孔印记在防护服下灼烧成幽蓝的恒星。
当能量脉冲射向明德废墟的坐标点,整个ICSAEC地下实验室的灯光疯狂频闪,通风系统发出垂死的哀鸣。
杜恒的意识碎片如冰锥凿穿她的颅骨——坠落、窒息、逆向合成的分子式在黑暗中燃烧。
······
地下七层,P7实验室的核心区域,此刻被改造得如同科幻电影里的禁忌祭坛。中央,一个结构复杂得令人眼晕的装置占据了原本的操作台位置。它由高频脉冲发生器、多级信号放大器、以及一台临时征调来的小型量子场扭曲探测器粗粝地拼接而成。裸露的线缆像纠缠的神经束,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指示灯,连接处用特种绝缘胶带草草包裹。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焊锡和特种冷却液混合的、略带辛辣的金属气味。
这就是林可不眠不休三十六个小时的产物——基于杜恒方程解构模型的“维度回响”接收器。
林可站在这个临时祭坛前,身上穿着厚重的A级生化防护服。透明面罩下,她的脸色苍白如纸,眼底布满血丝,嘴唇因缺水而干裂起皮。防护服内衬早已被冷汗浸透,冰冷地贴在皮肤上。唯一的热源,是左臂内侧那个针孔印记。
它在灼烧。
从她开始组装这台疯狂机器的核心部件起,那印记下的幽蓝荧光就未曾熄灭过。此刻,随着她将最后一条校准线缆接入量子探测器,那光芒透过层层防护服的面料,竟在昏暗的实验室里映出一小片朦胧而深邃的蓝色光晕,如同皮下囚禁着一颗微型的、濒临爆发的恒星。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伴随着一阵尖锐的刺痛,仿佛有电流顺着血管直冲大脑。
目标坐标:明德废墟西北角,废弃宿舍区边缘。那个在雷暴之夜烙入她脑海的位置。
林可深吸一口气,防护服内循环系统发出沉闷的嘶鸣。她抬起手,指尖因为过度疲劳和神经高度紧张而微微颤抖。防护手套厚重笨拙,悬停在控制面板上那个唯一被涂成刺目红色的启动按钮上方。
实验室里死寂无声,只有设备内部元件低沉的嗡鸣,以及她自己被面罩放大了的、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窗外的城市灯火被厚重的铅合金防护门隔绝,这里只剩下仪器面板幽绿和猩红的光芒,以及她臂间那点不祥的蓝光。
······
启动?还是不启动?
杜恒笔记本上幽灵般的算式,赫利俄斯-7那撕裂基线的妖异蓝光,雷暴中猩红闪烁的坐标…还有手臂上这颗持续灼烧的、作为唯一纽带的星辰…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绝望与渺茫的希望,都指向了此刻,指向了这个按钮。
她的指尖,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重重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