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密坊锻铁裹马蹄,严规守秘铸锋芒

春阳穿过锻造坊的木格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坊内却听不见往日的喧嚣——最深处的密闭棚屋挡严了门窗,只留顶部一个窄小的透气口,里面的炭火燃得正旺,火星撞在厚实的土墙,又簌簌落回铁砧旁。张轩站在棚屋中央,手里捏着一块熟铁坯,羽尾长老正带着三个赤膊的铁匠围在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骑兵队的马这几天瘸了三匹,”张轩将铁坯放在炭火上,火苗瞬间舔舐上来,映得他眼底发红,“都是马蹄磨破了,春天训练强度大,再这么下去,骑兵队没法练。今天咱们做的东西,叫‘马蹄铁’,能护住马蹄,让马跑得更稳、更远。”

羽尾长老眼睛一亮,他管锻造坊多年,最懂铁器对部落的重要性:“神尊,这东西真能护住马蹄?骑兵队的战马可是咱们的宝贝,要是能护住,训练效率能提一倍!”

“能。”张轩点头,指了指墙角的木架——上面摆着一副用黏土捏的马蹄模型,是昨天让木工坊按战马的蹄子拓的,“等铁坯烧红,就按这个形状锻,边缘要弯,能裹住马蹄,上面钻四个孔,用铁钉固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个铁匠,语气陡然严肃,“但这东西的技术,只能咱们五个人知道,对外要绝口不提,谁走漏风声,按通敌论处,死刑腰斩。”

三个铁匠都是跟着羽尾多年的老匠人,最是可靠,闻言立刻躬身:“请神尊放心!我们嘴严得很,半个字都不会往外说!”羽尾长老也重重点头,他知道这东西对骑兵的意义,保密比打造本身更重要。

棚屋外,两名侍卫守在门口,腰间的青铜矛握得紧实——张轩特意吩咐过,除了他们五人,任何人靠近棚屋三尺之内,无需禀报直接拿下。坊外的其他族人只知道长老们在打造“重要军器”,却没人敢多问,连送木炭的侍女都只敢把炭堆在棚屋十米外,等里面的人自己来取。

铁坯很快烧得通红,泛着刺眼的白光。张轩示意最年长的铁匠老锤上手,老锤抡起沉重的锻锤,“咚”的一声砸在铁坯上,火星四溅。“先锻成薄片,厚度要匀,不能太薄,不然不经磨;也不能太厚,免得坠马。”张轩在一旁指点,手里拿着小铁铲,时不时拨弄一下炭火,“温度别降,烧到发白再砸,不然容易裂。”

老锤经验老道,听着张轩的指令,一锤接一锤砸得精准,铁坯渐渐变成了巴掌大的薄片。羽尾长老则蹲在一旁,用黏土模型比对形状,时不时喊一声:“左边再弯一点!跟模型对齐!”

第二个关键步骤是淬火——这是决定马蹄铁硬度的核心技术,张轩没让铁匠动手,亲自舀起一瓢冷水,等铁坯锻成马蹄形状、温度稍降时,猛地泼了上去。“滋啦”一声,白雾瞬间腾起,带着浓烈的铁腥味,马蹄铁表面立刻蒙上一层青黑色的氧化层,硬度比之前高了数倍。

“淬火的时机最重要,”张轩拿起淬好火的马蹄铁,放在手里掂量,“烧太红淬水,铁会脆;温度太低,硬度不够。这火候,只能你们自己慢慢试,记好每次的时间,错一次就重新来。”

三个铁匠连忙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木炭笔,在草纸上记下“烧至发白、晾三息、再淬火”的字样——这是张轩教他们的简单记录方法,只有核心匠人才能用。

接下来的两天,棚屋里的炭火就没熄过。张轩只在上午过来指点,其余时间交给羽尾和铁匠们练习,自己则去巡查建城工地,对外只说“锻造坊在赶制骑兵用的铁矛”。每次回到棚屋,都能看到地上堆着十几块失败的马蹄铁——有的淬火太早裂了纹,有的形状不对裹不住马蹄,有的钻孔位置偏了没法固定,直到第三天傍晚,才终于锻出十块合格的马蹄铁,边缘圆润,孔洞整齐,硬度也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