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书页在指尖下发出脆弱而干燥的轻响,每一次翻动,都带起尘埃在昏黄的光柱中无声狂舞。这间图书馆的旧籍区,时间仿佛凝滞,空气里永恒地浸泡着陈旧纸张与岁月沉淀下的淡淡霉味。
林野的眉头微蹙,视线胶着在摊开的那本线装孤本上。封面早已磨损,书名不可考,内里记载的皆是地方性的民俗志异,文字佶屈聱牙。他正读到关于“村落共念”的篇章。
“……里社之祭,非独祀鬼神,实为聚众念,以安乡土。耆老言,昔有村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非律法之严,乃共念之固也。人心一念,汇众成流,可载舟,亦可覆舟……”
“共念……集体意识……”他低声自语,清秀而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沉浸于思索的沉静。作为一名专攻民俗学与神秘学交叉领域的学者,他对这类将集体精神力量与现实变迁联系起来的古老记载抱有异乎寻常的兴趣。这并非简单的迷信,在各地文化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仿佛蒙昧时代的人类曾共同触摸过某种被现代科学遗忘的真理。
一种无形的、由无数个体思绪、记忆、情感汇聚而成的力量之海,真的能像古籍所说,拥有“载舟覆舟”般干涉现实的力量吗?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种混杂着兴奋与不安的战栗。
他习惯性地抬头,望向窗外,想让眼睛和思绪都稍作休息。
窗外是龙国北境历史名城惯常的黄昏,建筑群披着夕阳温暖的橙红余晖,城市的喧嚣被厚重的玻璃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然而,西边天际那片本该纯净的晚霞中,却掺杂了一丝不协调的异色——几缕如同活物般摇曳的翠绿光芒,如同滴入清水中的油彩,正悄无声息地晕染开来。
是哪个商业区的新型全息投影?还是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
林野的理性让他倾向于给出一个符合现代认知的解释。但这光芒的质感和颜色,透着一种非人造的、近乎…生物性的诡异。他心中的那丝不安,并未平息。
就在这时,图书馆内原本绝对的静谧被打破了。
角落里传来压低的惊呼,紧接着是手机接收到紧急信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地响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有人猛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出刺耳的声响,指向窗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快看天上!那是什么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