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极登临志未伸,内忧外患两难陈。
金田烽火燃南国,英法烽烟逼帝阍。
肃顺谋深虽有术,懿贵妃智已潜身。
热河秋冷龙驭去,留下江山半沉沦。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按说皇家选继承人,讲究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到了道光这一辈,皇子们的质量实在有点拿不出手——老大早夭,老二老三也没活过童年,剩下的就只有奕詝和老六奕欣能看。
奕欣这孩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脑子转得比算盘还快,道光帝心里其实更属意他。可奕詝有个好老师杜受田,这老先生深谙帝王心术,知道硬拼才艺奕詝肯定输,于是剑走偏锋教他玩情怀牌。
有回道光带皇子们去打猎,奕欣一箭一个准,猎物堆成了小山,奕詝却蹲在一边当佛系青年,一箭没发。道光纳闷问他咋回事,奕詝耷拉着脑袋说:春天万物生长,儿臣实在不忍心杀生。道光一听,感动得直抹眼泪:这孩子有仁君范儿!这句我熟啊,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知道,这不是围场狩猎,邬思道交给小弘历给康熙的汇报材料吗?
还有一次,道光病重,问哥俩治国理念。奕欣噼里啪啦说了一堆改革方案,听得道光直点头;轮到奕詝,他一声跪下,抱着道光的腿哭: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儿臣不想听这些不吉利的话!就这两招,愣是把道光的天平给掰了过来。
道光二十六年,秘密立储的诏书放进了正大光明匾后面,上面写着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顺带提了句封皇六子奕欣为恭亲王。这操作在清朝历史上独一份,相当于给奕欣发了张最佳备胎证书。《清史稿》里写得挺含蓄: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立之,犹疑不决者久之。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实在没更好的了,就他吧。
咸丰元年正月,奕詝在太和殿登基,那年他才二十岁。小伙子年轻气盛,看着朝堂上一堆老油条混日子,气得直拍桌子——他爹道光帝一辈子省省省,结果省出个鸦片战争,国库比脸还干净,官员们却该贪贪该懒懒,这哪行?
新帝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向了腐败。他爹留下的权臣穆彰阿,那可是个资深老油条,门生故吏满天下,咸丰帝二话不说,直接把他革职回家,还下旨痛骂: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朝堂上的人都看傻了:这新皇帝跟个愣头青似的,不怕把天捅破?
紧接着,他又提拔了一批少壮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肃顺。这肃顺是个狠角色,没读过多少书,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谁是贪官谁是能臣,他一眼就能看穿。咸丰帝把他当成反腐利器,让他专抓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