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规矩,在正式履新之前,必须先来一趟省厅,面见祁同伟,领清楚任务。
世上没有白给的好处。
从京海市人大,到省厅任职,再到如今的京州证法委书籍,虽然都是正厅级,看似平调,实则天差地别。
在省厅那会儿,他名义上是高配副厅,可实际上呢?不过是个临时打杂的角色,没人真把他当回事。
祁同伟另有打算,他也心知肚明,只负责些边角事务,无足轻重。
但这一次不一样。
京州证法委书籍,绝非虚职,而是实打实的权力核心。
当年赵立冬坐镇此位时,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如今轮到自己有机会踏上这个位置,岂能轻易放手?
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信心。
过去办事,事事靠自己张罗,上面没人撑腰,处处受制,束手束脚。
如今背后站着祁同伟,还有什么好怕的?就算是京州的李达康,他也敢正面交锋。
证法委书籍这个位置,向来是看人下菜碟。
你若有本事、有背景,这位置就是真正的三把手,甚至能与一把手分庭抗礼。
高育良曾做到这一点,现在的祁同伟更是如此。
前例在前,他自然不甘落后。
此刻,他无需多想。
只要祁同伟点头,一切水到渠成。
就这么简单。
因此他的态度,完全取决于祁同伟的一句话。
祁同伟抬眼望着孟德海,心中不禁感慨:真像啊。
这个人,无论气质还是相貌,都和高育良出奇地相似。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觉得。
事实上,这份神似,正是祁同伟看重他的重要原因。
那么多干部,为何偏偏选中他?除了能力,这份“眼缘”也占了不小分量。
此刻祁同伟脸上挂着笑,语气轻松地问:“你专程过来,有什么事?”
其实他心里明白孟德海的来意,但还是要这么问一句。
因为此时此刻,姿态很重要。
有些话,由他说出来,和由别人转述,分量完全不同。
所以他要主动开口,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而孟德海自然懂得其中深意,配合得恰到好处。
“祁书籍,我收到了组织部的调令,安排我去京州担任证法委书籍。
这个调动有些突然,我也拿不准,特地来听听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