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和谈宴席,刀光剑影

正月初十,雪后初霁。

望原坡,位于金城与冀城之间的一片相对开阔的丘陵地带。连日大雪将原野覆盖得一片银白,唯有坡顶一处临时清理出的平地上,支起了数顶巨大的毡帐。中央主帐尤为宽敞,帐顶飘扬着韩、马两家的旗帜,在寒冷的空气中无精打采地垂着。

巳时刚过,韩遂的队伍便抵达了。他依照约定,只带了百名亲卫,以及梁兴、成公英、杨秋、侯选四将。韩遂本人身着锦袍,外罩裘氅,脸上带着刻意维持的平静,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惊疑与焦虑,却瞒不过明眼人。梁兴紧随其侧,甲胄在身,手始终不离刀柄,眼神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四周被积雪覆盖的丘壑,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不多时,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骑兵,黑色的旗幡上,“马”字大旗迎风招展。马腾并未亲至,领军者是马超。他一身亮银甲,白袍白马的装扮在雪地中格外醒目,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庞德、马岱两员悍将一左一右护卫,身后百名亲骑皆是西凉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人如虎,马如龙,沉默前行间自有一股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双方在坡下相遇,空气瞬间凝滞。没有寒暄,只有冰冷的目光交错。马超甚至懒得下马,只是居高临下地扫了韩遂一眼,那目光中的恨意与轻蔑,几乎要化为实质。

“韩将军,别来无恙。”马超的声音比这天气更冷,“家父身体不适,今日之会,由我代劳。”

韩遂心中一沉,马腾不来,意味着对方警惕性极高,也意味着马超这头猛虎少了最后的缰绳。他强笑道:“孟起贤侄亲至,亦是足以代表伏波将军。请帐内叙话。”

双方人马各自按约定,大部留在坡下警戒,只各带十名贴身护卫入帐。

主帐内,早已摆好了酒宴。炭火盆驱散着寒意,酒肉香气弥漫,却无人有心思享用。

马超与韩遂分宾主落座,庞德、马岱按剑立于马超身后,目光如电,紧盯着韩遂及其部将。梁兴、成公英等人则护卫在韩遂一侧,帐内气氛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贤侄,”韩遂率先举杯,试图缓和气氛,“前番书信往来,或有误会。老夫今日此来,确是抱着化解干戈的诚意……”

“诚意?”马超打断他,并未举杯,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韩将军的诚意,就是在落鹰涧设下埋伏,在冀城外纵兵偷袭,再送上一封辱我父子的狂信吗?”

韩遂脸色一僵,端着酒杯的手悬在半空,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梁兴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少将军息怒。此前种种,皆因小人挑唆,羌虏跋扈所致。我家主公亦是深受其害,追悔莫及。今日既坐于此,便当冰释前嫌,共商大计。这杯酒,当为两家重修旧好而饮!”

成公英也道:“少将军,如今大敌当前,张辽据武威,曹操屯潼关,实乃我西凉存亡之秋。若内部再起纷争,徒令亲者痛,仇者快啊!”

马超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刮过梁兴:“重修旧好?梁将军,你口中的‘小人’,莫非指的是你自己?”

梁兴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鸷:“少将军说笑了,末将对韩公,对西凉,忠心可鉴。”

马超不再理会他,转而看向韩遂,语气咄咄逼人:“韩将军,若要谈,可以。我有三个条件。一,立刻将梁兴绑了,交予我处置!二,三日之内,将所有羌人驱逐出金城,不得延误!三,你韩文约自去官职,上表晋王,保举我父为西凉之主!应了这三条,再谈不迟!”

这哪里是和谈,分明是最后通牒!帐内韩遂一方的将领闻言,无不色变。杨秋、侯选等人更是手按刀柄,怒视马超。

韩遂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握着酒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他强压着怒火,沉声道:“孟起!你……你不要欺人太甚!”

眼看谈判即将陷入僵局,甚至可能立刻破裂,梁兴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得意。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需要将马超的怒火撩拨到极致。

他忽然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帐内所有人都听到:“唉,少将军年轻气盛,有些火气也是难免。只是……如此苛责的条件,岂是真心和谈之道?莫非……少将军根本无意和谈,今日此来,本就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