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司隶重建,两京焕新

袁绍颔首,目光深邃:长安、洛阳,非仅城池,更是天下人心所系。当年董卓一把火,烧的不只是宫室,更是汉室威严。今日重建,便要将这威严,重新立起来!

进入司隶地界,但见驿道平整,新设的驿站炊烟袅袅,往来商旅络绎于途。及至长安郊外,昔日白骨露于野的惨状已被一片生机勃勃的农耕景象取代,青青麦苗在修复一新的郑国渠水滋养下,长势喜人。

长安城东门外,尚书仆射、领河南牧钟繇率麾下文武肃立迎候。在他身后,赫然是河南军都督夏侯惇,及其麾下大将韩浩、史涣、曹安民、秦翊、杜袭,以及军事将军戏志才。夏侯惇独眼锐利,甲胄在身,身后将领皆杀气内敛,与钟繇为首的文臣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浑然一体,彰显着此地已是军政稳固之地。

献帝车驾入城,行走在重新清理过的街道上,两旁店铺陆续开张,百姓箪食壶浆,跪迎道旁。年轻的天子目睹此景,对比昔日逃离长安时的凄惶,不禁泪湿衣襟,对身旁的袁绍与曹操动容道:若非晋王与曹公竭力匡扶,钟爱卿等用心经营,朕何日得见旧都重生?

袁绍与曹操皆谦逊回礼。袁绍道:此乃陛下仁德感召,将士用命,百官尽职之果。

翌日,袁绍与曹操在钟繇等人陪同下,详细视察长安重建。

他们首先登上了修复一新的城墙。负责城防的司隶城防中郎将吕虔详细讲解了新的防御体系:加厚的墙体,标准化的望楼、箭垛,以及城内规划的武库和藏兵洞。末将已按标准制式,加固潼关、武关,构建纵深防线,确保长安万无一失。

曹操仔细查看了垛口的构造和射界,点头赞许:吕将军深知守城之要。城防非仅高墙,在于细节与体系。

随后,众人步入市井。司隶校尉丞、兼领两京治安曹掾杜袭与司隶巡城都尉孙礼汇报治安整顿成果。现已扫清大小匪患十余股,重定坊市规章,设警巡铺日夜巡逻。豪强敛迹,商旅渐复。杜袭言辞简练,却自信满满。袁绍见市井间秩序井然,交易公平,对曹操笑道:孟德,杜子绪有古之良吏之风。

在视察由司隶农曹都尉枣只主持修建的巨大官仓时,但见仓廪充盈,新收的粟米散发出谷物特有的香气。枣只汇报了疏浚古渠、推行屯田、引进新农具与良种的成果。去岁司隶粮产,已可自给七成,今岁有望完全自足,并可少量支援周边郡县。

曹操抓起一把粟米,粒粒饱满,不禁感叹:枣都尉之功,不下于十万雄兵!粮草足,军心乃定!

当日下午,袁绍与曹操专程前往城西的河南军大营。都督夏侯惇全身甲胄,率众将及参军戏志才于营门迎候。

末将夏侯惇,参见王爷,参见丞相!

参见王爷!参见丞相!身后韩浩、史涣等将领声如洪钟,军容极盛。在众将之中,袁绍特别注意到了两个身影:其子袁熙与以勇猛着称的副将乐进。

袁绍亲手扶起夏侯惇,目光扫过诸将,最后落在戏志才身上,温言道:元让与诸位将军镇守西陲,辛苦了。志才先生,亦劳心谋划。

戏志才躬身谦谢。

夏侯惇亲自引领袁绍、曹操视察大营。但见营寨布局严谨,沟壑分明,士卒操练喊杀声震天。在校场上,新编练的河南武卒演示了阵型变换,动作整齐划一,杀气凛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操仔细观察士卒装备与精神面貌,对夏侯惇道:元让治军,愈发精进了。这些士卒,可称精锐。

夏侯惇独目中闪过一丝得色,却仍保持谦逊:皆是奉王爷与丞相之命,不敢懈怠。如今三万河南武卒已然练成,随时听候调遣。

这时,夏侯惇特意指向正在指挥一队士卒进行格斗训练的乐进:文谦治军严整,每战必先,实乃良将之才。

乐进闻声,立即小跑至袁绍、曹操面前,单膝跪地:末将乐进,参见王爷、丞相!

袁绍亲自扶起乐进,见他甲胄在身却难掩彪悍之气,赞许道:孤早闻文谦骁勇,今日一见,果真气度不凡。好好辅佐元让,将来必有大用。

随后,夏侯惇又引袁绍、曹操来到另一处校场,只见袁熙正在指导士卒操作新式弩机。见父王与曹丞相到来,袁熙连忙整装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