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冬,戊寅日,亥时三刻。
许都的冬夜格外寒冷,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丞相府的屋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书房内,曹操独对烛火,面前摊开着一卷《孙子兵法》,却久久未曾翻动一页。今日朝堂上的胜利并未给他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他心头笼罩着一层阴霾。
主公,荀令君求见。侍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曹操微微一怔,随即整了整衣冠:快请。
房门轻启,荀彧披着一件墨色大氅缓步而入。他卸下大氅,露出内里整齐的朝服,显然是从宫中直接而来,连衣物都未曾更换。
文若深夜来访,所为何事?曹操亲自为荀彧斟上一杯热茶,语气平和。
荀彧接过茶盏,却未饮用。烛光映照下,他清癯的面容显得格外疲惫:丞相,今日朝会之后,彧在尚书台整理文书,发现了一些东西。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轻轻推至曹操面前。曹操展开一看,脸色骤变——这是杨彪生前与各地汉室宗亲往来的密信抄本。
文若这是何意?曹操放下竹简,目光如炬。
荀彧轻叹一声:丞相可知,若非彧提前截下这些密信,今日朝堂之上,保皇派恐怕不会如此轻易就范。
曹操沉默片刻,缓缓道:文若,你这是在向操表功吗?
荀彧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彧只是想问丞相一句:今日之势,果真别无选择了吗?
曹操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文若,你我相识多年,你应该了解我的为人。若非情势所迫,我何尝愿意行此僭越之事?
彧自然明白。荀彧的声音低沉,只是...只是想起当年在兖州时,丞相曾对彧说:愿效仿周公,辅佐天子,还天下太平。如今看来,这个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
曹操停下脚步,转身凝视荀彧:文若,你以为我愿意看到今日这个局面吗?可是你看看这天下!自黄巾乱起,诸侯割据,民不聊生。若非袁本初,这乱世还要持续多久?
所以丞相就要将汉室四百年基业,拱手让人?荀彧终于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
不是让,是托付!曹操重重拍案,文若,你告诉我,如今的汉室,还有中兴的可能吗?天子年幼,权臣当道,外藩割据。若不是我在许都苦苦支撑,这汉室早就...
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住,长长叹了口气:文若,你我都读过史书。商周之变,秦汉更迭,哪个不是顺应天时?如今天命在袁,我们何必逆天而行?
荀彧沉默良久,方才开口:丞相可知道,今日朝会之后,孔文举在府中痛哭失声?伏国丈回家后就一病不起?这些老臣,都是看着汉室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啊!
我知道。曹操坐回座位,语气沉重,可是文若,感情用事救不了天下。你看看袁本初在河北的作为: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设官学。这些,不正是你我当年梦想实现的太平景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