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荀攸帷幄,奇袭破防

郭图在旁劝道:公达,既然公子有此决心,不如成全了他。况且此战若胜,对公子在军中的威望也大有裨益。

荀攸思索良久,终于点头:既然如此,公子可领一千精兵前往。但切记,若事不可为,当以保全实力为上。

袁谭大喜:多谢先生!谭必不辱命!

是夜,平原城内兵马调动,却悄无声息。太史慈率领两千轻骑,人衔枚,马裹蹄,趁着月色向东莞方向疾驰而去。与此同时,徐晃的五千精锐则分批登上早已备好的战船,借着夜幕的掩护驶向大海。

袁谭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大军离去。秋夜的凉风拂面,他却感到热血沸腾。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独当一面,肩上的重担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公子,兵马已经点齐。蒋义渠快步上前禀报。

袁谭转身,看着整齐列队的一千精兵。这些士兵都是他从黎阳带来的老兵,个个神情坚毅,装备精良。

出发!袁谭翻身上马,低声下令。

队伍悄无声息地开出城门,向着预定的伏击地点前进。袁谭在心中默默回忆着荀攸的嘱咐:伏击之道,在于隐忍。非到最佳时机,绝不可轻举妄动。

次日正午,太史慈的骑兵突然出现在东莞城下。旌旗招展,尘土飞扬,俨然是大军压境的态势。

小主,

东莞守将大惊失色,急忙紧闭城门,同时派出快马向琅琊求援。

太史慈按照预定计划,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来回驰骋,制造更大的动静。他特意命令士兵多树旗帜,每隔一个时辰就击鼓呐喊,做出即将攻城的姿态。

消息传到琅琊,刚刚入城的陈登果然中计。他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同时派人向臧霸求救。

将军,东莞告急!传令兵跪在臧霸帐前,太史慈率领大军围攻东莞,琅琊危在旦夕!

臧霸正要发兵,旁边的陈宫却拦住了他:将军且慢!此事恐怕有诈。

高顺也道:末将观察多日,平原方向的袁军并无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太史慈此举,恐怕是声东击西。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说发现蒋奇部在营外十里处扎营,兵力不明。

臧霸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先按兵不动,待查明敌情再说。

就在臧霸犹豫之际,徐晃的五千精锐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日照港登陆。士兵们弃舟登岸,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山间小路直扑琅琊。

将军,前面就是琅琊西门。向导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

徐晃观察着城防情况,只见城头上守军稀疏,显然主力都被调往东门防备太史慈。

传令下去,全军休息一个时辰。待天色全黑,立即攻城!

夜幕降临,琅琊城头点燃了火把。守军经过一天的紧张,都有些疲惫。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支精锐部队已经悄悄摸到了城下。

三更时分,城头上突然亮起三盏红灯——这是赵昱发出的信号。

徐晃立即下令:攻城!

五千精锐如同猛虎出闸,迅速架起云梯,向城头猛扑。赵昱率领亲信打开西门,袁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