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城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战争的轰鸣已被一片热火朝天的重建之声取代。残破的城垣下,民夫与兵士川流不息,搬运木石,加固墙体。这座刚刚易主的重镇,正贪婪地吸收着来自河北的人力与物力,迅速恢复着生机。
袁绍高踞于原黎阳太守府的正堂之上,这里已迅速成为他南征的前线指挥中枢。他目光扫过堂下济济一堂的文武,心中豪情与谨慎交织。黎阳大捷,是荣耀,更是责任。如何将这把插入中原的尖刀磨砺得更锋利,并将刀柄牢牢握在手中,是当务之急。
“黎阳已下,然曹操溃军未远,强敌环伺。”袁绍声音沉浑,定下了此次会议的基调,“此城非仅战利,乃我军争鼎中原之基石。根基不稳,大厦倾覆。今日之务,在于‘巩固’二字。”
他略一停顿,目光投向坐在文官首位的沮授与田丰,随即又扫过刚从邺城赶来的郭图、逢纪、辛评、辛平等人。“公与、元皓前番谋划,功不可没。然黎阳百废待兴,事务千头万绪,非一人一力所能及。今我军谋士云集,正当各展所长,分任其事。”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微妙的紧张起来。郭图、逢纪等人眼中精光一闪,他们从后方赶来,正是为了在这新辟的功业场上分一杯羹。一场关于权力与任务分配的无声博弈,就此展开。
发展:谋士尽出,分进合击筑坚城
袁绍的决策高效而明确,他依据各谋士的秉性与才能,结合黎阳当前最紧迫的需求,进行了精准的任务指派。
防御体系的构建仍是重中之重,袁绍命沮授全权负责,但出乎意料地,指派郭图为其副手。
“公与先生宏图,吾已深知。然工程浩大,需得力之人协调内外。”袁绍对沮授说道,随即看向郭图,“公则(郭图字)长于沟通,精于筹算,便由你协助公与,调配民夫、物料,督促工期,务必使三座外围营寨与城防加固之事,按期完成!”
此任命颇具深意。沮授之长在于战略规划与工程蓝图,而郭图虽常有争权之嫌,但其办事干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亦是顶尖。让他负责具体执行,既能发挥其长,又能让沮授从繁琐事务中解脱,专注于整体防御架构的优化。
沮授领命,并无异色,当即展开一幅详尽工事图:“如此甚好。有劳公则兄负责征发民夫三万,调配木材五千方,石料万钧,并于三日内厘定各营寨兵员驻防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