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霸业之基,天下瞩目

这三个问题,直指未来战略的核心,瞬间让热闹的宴会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也正是袁绍的目的,他要借此机会,统一内部思想,明确下一步的行动纲领。

谋士席上,荀攸与田丰、沮授低声交换意见后,由荀攸率先开口:“主公,攸以为,当今天下,敌友之势,瞬息万变。然以我冀州当前之势,北面公孙瓒,其志在掳掠,可暂以力慑之,以利诱之,使其不敢轻动;南面曹操,虽为盟友,然其志不小,需既联且防;至于董卓,乃国贼,天下共敌,讨伐之大义名分,必须牢牢掌握在我等手中!故,对外当结好刘表、陶谦等,孤立袁术,稳住曹操,震慑公孙瓒,专意讨董!”

田丰补充道:“公达(荀攸字)所言极是。然讨董亦需时机。董卓虽暴虐,然西凉军悍勇,关中险固,若贸然兴兵,恐难速胜,反消耗自身。当广布恩信,联络关内忠义之士,待其内乱生变,方可一举成功!在此之前,当先平黑山,稳固后方。”

提到黑山贼,许攸立刻抓住机会表现,起身道:“回禀主公!攸所献之策,已初见成效。白绕、畦固等匪首已收受金帛,暗中传递消息。据其报,张燕将于腊月于其老巢举行大会,犒赏各部。此乃天赐良机!麴义将军已精选五千锐卒,只待主公一声令下,便可奇袭其巢穴,擒贼擒王!”

麴义也轰然应诺:“末将早已准备停当,必取张燕首级献于主公!”

沮授则对第三个问题提出了更具体的步骤:“授以为,固守与进取,并非矛盾。当分步而行。第一步,即在明春之前,彻底解决黑山贼患,肃清西南。第二步,则需‘正名’。主公可正式上表朝廷(尽管在董卓手中),自请为大将军,督河北四州军事(冀、幽、并、青),如此,则讨伐公孙瓒、乃至日后进军中原,皆名正言顺。同时,广发讨董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举义旗,将讨董的主动权抓在我手!待时机成熟,便可挥师西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武众臣闻言,纷纷点头称善,彼此讨论,气氛热烈而有序。袁绍静听各方意见,心中脉络愈发清晰。

见讨论得差不多了,袁绍再次举杯起身,全场肃静。

“诸公之见,深合吾心!”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与宏大的气魄,“今日,便在此铜雀台上,绍与诸公立约!”

“其一,黑山张燕,疥癣之疾,限麴义、许攸,于腊月之前,务必克竟全功!所需兵马钱粮,一应满足!”

“末将(攸)领命!”麴义、许攸慨然出列。

“其二,正名之事,即刻办理!由公则(郭图)主笔,陈琳润色,草拟表章及讨董檄文,务必要辞锋犀利,气势磅礴,传檄天下!”

“图(琳)遵命!”郭图、陈琳躬身应诺。

“其三,”袁绍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望向西方,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洛阳,“待内部肃清,名分已定,我袁本初,将亲提冀州十万貔貅,汇合天下忠义之师,西向洛阳,讨伐国贼董卓,匡扶汉室社稷!此志,天地为鉴,诸君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