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所予指点,从未令人失望。
每每使人突飞猛进。
立于门前,话未出口——
林飞已洞悉其念。
毕竟她需速返大唐,处置要务。
若寻得此书,带回研读即可。
言罢,房门轻阖。
谢师尊!
武瞾于门外欣喜致谢。
辞别林飞,
武瞾疾赴久洲书院。
阔别多时,重临旧地,恍如隔世。
自离去后,她便直归唐朝。
大唐风云变幻,令她不禁感慨万千。
岁月流转间,当她再度推开久洲书院的朱漆大门时,往昔种种恍如昨日重现。
环顾四周陈设,她轻声叹道:此处竟丝毫未改。
世间万物皆在变,不变的唯有这些死物罢了。
她的指尖掠过一排排书脊,忽然发现书架尽头竟立着一位蓝衣女子。
那女子青丝如瀑,一袭淡蓝罗裙勾勒出窈窕身姿。凝脂般的肌肤胜似新雪,连武则天都不由多看了几眼——好个标致的 ** !
而被注视的女子同样难掩惊诧。移花宫主邀月岂会不识眼前之人?虽深居简出,但江湖动向尽在掌握。此刻她细细端详着这位颠覆大唐的女帝,心潮起伏却面色如常。
此处乃是九洲书院秘地,按理说唯有同门方知。武曌怎会来此?莫非是师尊相邀?但这个念头立刻被她否决——数十年来,师尊林飞从未让外人踏入这珍藏毕生心血的书院。
她蹙眉望向武曌,眼中满是疑虑。
武瞾没有开口,只是向邀月微微颔首示意。随即又将目光落回手中的书卷上。
对于邀月的微笑,她仅是礼节性地回应。毕竟她们素未谋面,更不曾有过交集。她只听闻过移花宫主的名号,两人既非故交,此前亦无往来。
但她们都对彼此怀有好奇。邀月为何现身于此,武瞾无从得知。此刻她亦无暇分心他顾。
《日月当空》的封面至今未见踪影。她收回停留在邀月身上的视线,纤指轻抚过一排排书脊,期盼这本寻觅已久的典籍能解开心中疑惑。
邀月专注地逐字研读,誓要阅尽久洲书院藏书。虽手中书册看似寻常,白纸墨字并无特异,却在阅读时渐生异样——每个字符都似有了生命,争先恐后涌入识海。
她喉间轻动,愈发凝神细读。此刻方悟有缘之书的真谛,这个曾被林飞提及却始终未能参透的玄机,终在此刻了然于心。
她曾以为缘分不过是偶遇的书籍,随手翻阅的每一本都是命中注定。
直到指尖触碰到这本特别的典籍,刹那间仿佛踏入另一个时空。
书中藏金玉,字里行间遇知音。
当文字跃入眼帘,这句古语同时在心头浮现。
她真的在此寻得了珍宝与共鸣!
微妙的能量正悄然流遍四肢百骸。
目光逐字游走时,血脉中便涌起融融暖意。
纸页间的力量竟与她的气血产生了奇妙共振!
这共振令她恍若置身修炼之境——
此刻捧卷细读,倒像在运功调息。
倦时抬眼环顾书架,那些寻常封面突然都变得引人探究。
虽然外表 ** 无奇,邀月却对它们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忱。
果然,选择此地再正确不过!
纵使穷尽光阴,也要将这里的藏书尽数品阅。
偌大的九洲书院里,
唯闻两道平稳的呼吸与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武瞾沉醉于《日月当空》的墨香里,
浑然忘却身侧还有他人。
字字珠玑,人物的一颦一笑,
皆令她心潮起伏。
这书虽不能增其功力,
所述治国之道亦非寻常。
但书中人恰似明灯,
指引着她层层思索;
又似耳畔低语,
暗示范式前路何方。
尽管林飞曾表示,她可以将这本典籍带回研读。
然而在此处,她的心境方能真正沉静下来。
若身处大唐,纷繁俗务难免扰乱她的思绪。
眼下当务之急并非立即携书归去,
而是应当在此潜心品读,待彻底领悟后再行带回。
日后若再生疑惑,自可反复翻阅参详,
以此淬炼道心,令其愈发坚韧。
二人沉浸于经卷之中,浑然不觉光阴流逝。
林飞瞥见时辰已晚,
推门未见人影,
遂于廊下唤道: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