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环保专家:颠覆认知的治理速度

“那你用的是什么菌种?”另一个男学生拿出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

“我们之前也试过本地菌种,但活性太低,分解效率远不如外来菌种,你怎么做到让本地菌种有这么高的活性?”

秦翡指了指河面上漂浮的传感器浮标,浮标上的指示灯一闪一闪的。

【本地菌种活性75%,适配度92%,污染物分解中】的提示在她眼前闪过:“因为用的是本地细菌。”

她的语气很平淡,就像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它们本来就住在这条河里,适应这里的水温、pH值,还有水里的其他微生物。”

她顿了顿,想了个通俗的比喻:“就像本地人干本地活,不用花时间适应环境,也不用和其他生物‘打架’,拿到改性淀粉这种‘工具’,就能直接开始工作。”

“外来菌种不一样,它们得先适应这里的水,还得和本地的微生物抢资源,自然就慢了。”

王教授恍然大悟,猛地拍了下手:“对!是适应性!本地微生物的适应性是关键!”

他站起身,对着身后的学生们感慨:“你们听听,我们之前总想着引进国外的高效菌种,觉得技术先进就好用,却忽略了本地菌种的潜力。”

“秦小姐这思路,给整个环保领域提了个醒——最好的治理方案,往往是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引进!”

身后的学生们纷纷点头。

有两个学生还小声嘀咕:“难怪我们之前的实验总出问题,原来是菌种选得不对。”

“可不是嘛,秦小姐这想法,比我们课本上教的还实用。”

就在这时,陈砚舟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安娜”的名字。

他接起电话,按了免提:“安娜,有什么事吗?”

“砚舟,秦小姐在吗?我要跟秦小姐说话!”安娜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带着点急促的激动。

“我在。”秦翡对着手机说道。

“秦小姐,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安娜的声音拔高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