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石师傅的“土办法”

这一刻,石师傅展现出的不仅是经验,更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技术自信和担当。

林瀚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明白,石师傅的方案是在走钢丝,确实充满了风险,但又不是毫无根据的蛮干,它是中国老工人在极端缺乏设备的条件下,摸索出的智慧结晶。他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

“王指挥,阿廖莎专家,我觉得石师傅的方案……有风险,但有可行性。我可以立刻进行简单的力学核算。如果锚点和倒链的安全系数足够,操作过程极度小心,统一号令,或许……可以一试。这确实比盲目用人拉肩扛或者无限期等待要科学。”

他的表态,某种程度上弥合了纯粹经验与纯粹理论之间的裂痕。

阿廖莎看着石师傅那坚定而自信的眼神,又看看林瀚章这个懂理论的年轻技术员也表示了谨慎的支持,再看看王指挥那“不干不行”的坚决态度,他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他沉默了片刻,最终,极其勉强地点了点头:

“好吧……既然你们坚持……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计算来!安全措施必须到位!每一步都必须经过检查!否则,我立刻叫停!”

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

王指挥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干!老石,需要什么材料和人,你尽管开口!林技术员,你负责算,盯着安全!小山东,带你的人,听石师傅指挥!”

方案一定,整个现场立刻像一台巨大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石师傅成了临时的总工程师,他用简洁的口令指挥着工人们打锚点、搬运枕木和倒链。小山东带着一群壮小伙,如同听到冲锋号,干劲十足。

林瀚章则找了个背风的角落,拿出笔记本和计算尺,借着冰冷的光线,紧张地开始计算拉力、安全系数、锚桩深度……他的手心因为紧张和寒冷而满是汗水,他知道,他的计算结果,关系到这次冒险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很多人的安全。

一场融合了中国老工人经验、青年技术人员知识和苏联专家谨慎监督的、充满风险的“土办法”实践,在这片寒冷的工地上,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