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园丁的真容

小孟是银行隔壁大学金融系的优等生,家境贫寒,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勤恳的态度,获得了在银行实习的机会,梦想着毕业后能留在这个光鲜的行业,改变家庭命运。他被安排在鲍玉佳当时所在的分行,负责一些基础的辅助工作。

一次,危暐(VCD)来银行办理一笔数额巨大的业务,因其要求的某些操作流程存在模糊地带,当值的客户经理有些犹豫,请示上级。危暐等得不耐烦,恰好看到在一旁忙碌、显得稚嫩而认真的小孟,便随手一指:“让他来办。”

小孟受宠若惊,但也深知责任重大,他仔细核对着流程,试图在合规与客户要求间找到平衡点。然而,危暐要的并非平衡,而是绝对的顺从和效率。

“磨蹭什么?”危暐看着手表,语气不悦,“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们银行就这水平?”

小孟紧张得额头冒汗,试图解释。

危暐彻底失去了耐心,他并非对着小孟,而是对着闻讯赶来的分行行长,用整个大厅都能听到的声音冷冷地说:“李行长,你们这的员工素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连个最简单的业务都办得磕磕绊绊,我看今年的战略合作评估,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了。”

小主,

一句话,轻飘飘,却重如千钧。李行长的脸色瞬间煞白。

危暐说完,瞥了一眼僵在原地、面无人色的小孟,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情绪,仿佛只是看着一件无关紧要、且有些碍事的物品。然后,他转身离开。

后果是立竿见影的。小孟的实习期还未结束,便收到了“因不符合公司要求”不予录用的通知。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之前的考评多么优秀,都无济于事。分行里没有人敢为他说话,甚至有人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鲍玉佳后来偶然得知,小孟离开银行后,求职之路异常坎坷,似乎总有无形的阻力。最终,他心灰意冷,回到了偏远的老家,据说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曾经的梦想和才华,都被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碾得粉碎。

【回忆结束】

“他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鲍玉佳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只需要表达一下他的‘不满意’,自然就有人为了迎合他,去碾碎那些他看不顺眼、或者仅仅是因为‘碍事’的普通人。小孟是这样,那个保安老赵也是这样。他们的喜怒,决定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这段回忆,与曹荣荣、付书云她们遭受的更为持久的控制与压迫不同,它更清晰地揭示了危暐权力运作的另一个侧面:一种基于身份特权的、近乎随意的、却能造成毁灭性后果的“微观暴力”。这种暴力甚至不需要明确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他能够”。

(四) 真容显现

就在鲍玉佳沉浸在往事中时,指挥中心突然收到了A组发来的加密视频请求!

屏幕接通,画面晃动,显示是在一处古朴而雅致的书房内。一位穿着中式便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正坐在红木书桌后,平静地看着镜头。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正是三位目标人物中的一位——前某重要经济领域的主导者,韩老。

他没有惊慌,没有反抗,甚至示意行动组成员稍等。他对着镜头,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缓缓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指挥中心:

“陶成文同志,鲍玉佳同志,还有在座的各位,‘破晓’小组的成员们,你们辛苦了。”

他竟然知道“破晓”小组的代号!

“不用再耗费时间去验证了,”韩老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每一个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园丁’。”